第36章 读书会2

第六卷 第三十六章 读书会2

读书会一开始,由林松向大家介绍《崂山道士》和《成为自己的拯救者》二篇文章作为大家本期读书会的分享话题,?然后介绍梦灵给大家认识,并声明本期读书会由梦灵主持探讨。

在热烈的掌声中,梦灵步入主持台,作了如下发言:

亲爱的家人们,能与大家在一起分享各自读书的感悟,真的是莫大的缘份和幸福。这是我第一次主持读书会,我先谈谈《崂山道士》中对王七这个人物的一些看法,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大家能畅所欲言,在分享和交流中大家都能有所收获,获得灵性的提升。

痴迷于《神仙传》一书的穷书生王七一心想过“驾鹤升天、点石成金”的神仙日子,娘子规劝时,他方抓起《诗经》佯装认真阅读状,娘子一转身,他又抓起《神仙传》进入梦境。

蒲松龄刻画王七这个人物,一是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懒人思维的讥讽,不劳而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枉为读书人。或者说作者通过刻画王七这个人物,正是对书呆子的嘲弄。王七并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他只是在野史杂书中寻访奇观而已。

二是对心术不正者的嘲弄,学到一些小本领,不用在正道上,仙术就会失灵,自己会受到惩罚;

三是对传统文化中,求仙问药等长生不老之法的展示,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仙人何处寻,山中的挑柴老者闲云野鹤才是真正的人间仙人哪。

我就说以上三点,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灵性的现状,借助王七这个人物,反观自己身上有没有王七的影子,看看自己参加灵修到底为了什么,欢迎大家到台上来分享各自的想法。梦灵的发言引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在梦灵的带动下。积极踊跃地就这两个话题上台发言,一时间,会场里群情激昂,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都在这场读书会中收获颇多。天地人身心灵合一会所vip会员读书会的张女士发言尤其精彩,引录如下:

读了《成为自己的拯救者》一文后,我有很多感悟:追求优越、强迫孩子和别人以我觉得应该的方式生活,让别人感受到压力之外,也让自己不舒服,跟大家分享以下内容。以更清醒地提醒自己。我只要成为我自己的拯救者就好。

我一直很喜欢别人和我讨论问题。也很热衷于给人一些指点,仿佛我是一个老师,是一个教导者,在潜意识中。这种讨论的方式会带给我一种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会带给我一种满足。

我发现这是小我的一种把戏。小我通过这种方式,让我感觉自己比别人高明,别人需要我的帮助和指点。小我通过这个,制造了我与别人分裂的幻象。这个别人,包括,我的父母、我的老公、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的同事等等。

为什么我要说教呢?因为我觉得我走得路比他多,我比他强,我赋予了自己教育他的资格。而同时,我否认了他有学习成长的体验的需要,我用我的资格剥夺了他的体验人生的需求,我用我的恐惧来喂饲他:不好好学习将来去扫大街,不好好学习你就去最差的学校。不好好学习你将来怎么办?我会不允许他犯错误,犯一点儿错误,我就会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长此以往怎么办?我忘记了自己也是在错误中成长的,我到快四十岁的时候,还在成长,我却要求他在十几岁前就一步到位,一点错误也不能犯,我是不是很可笑呢?呵呵。你看,这就是分裂。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大,没有小,没有老,没有少,没有对,没有错,只是成长,只是体验。

有一段时间,会揪住我的妈妈,给她强烈灌输一些我觉得她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还是觉得她要符合我认为的那个标准,才够完美,我要拯救我的妈妈,让她更快乐,更开心,达到我的心里的那个标准后,她一定会快乐开心的。呵呵,也很可笑的,是吧?小我喜欢这样,这样有一种乐趣,希望可以拯救世界,有所作为,表明自己高超的乐趣。在妄图有所作为里,我又一次制造了分裂的幻象。我高,你低,我快,你慢,分出了你和我,分出了我们的不同,分裂便产生了。

我看到了我孩子身上的问题,我曾一度以为那是属于孩子的,是他需要改正的,我会抓住一切的机会,苦口婆心地教育、强制改正、威逼利诱,却收效甚微。我看到了其他人的问题,我认为他们是有问题的,他们需要改变自己,才能更好地生活。可最后,我发现,我看到的问题都是关于我的,都是在我生命中需要坦诚地对待自己的问题,我把内心的期待、不美好、不接纳、不爱自己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认为是别人的错。所以,我最需要拯救的是我自己,我也只能拯救我自己。

生活中的每一个面向都带给我启迪,我开始习惯于将枪口冲着自己。窗外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若我还有受伤的心,受伤便展现给我;若我还有怀疑的心,怀疑便展现给我;若我有批判的心,批判便展现给我;若我有匮乏的心,匮乏便展现给我;若我还有分裂的心,分裂的世界便展现给我。当我改变自己时,外在的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生活变得轻松不费力。这种变化没有控制,没有牺牲,只有爱,只有接纳,只有包容,只有开心。

整个世界都在以看似问题的形态呈现爱。我怎敢去怀疑哪个人不在他最好的位置?我怎敢去看任何人还有需要修正的地方?我又怎敢指手画脚,评判建议别人该怎样?又不该怎样?

我只能成为我自己的拯救者。

张女士的发言引起了一场更为热烈持久的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

最后,由林松做了总结性发言,感谢梦灵能来参加并主持他的读书会,接着也讲了他的一些自参加灵修以来的感悟:

“我们在生活中,书本中,哪怕是在想像中,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是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反观自己的工具,灵修就修在生活中,弄明白自己灵修的目的,是要逃避呢,还是要炫耀呢,甚至是为了一些不良的目的呢,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觉察自己,照见自己,世人世事就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

让我们以生命之火点燃自己,去找回失落已久的自我。重新认识之后,在人生的大旷野中,确立属于自己的品质与风格。卧则高枕无忧,立则挺拔伟岸,行则昂头走自己的路,随别人怎么说。?“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什么才是我们生存方塘的源头活水?懂得爱、爱人、自爱的心,就是那半亩方塘。敢爱、敢恨,从容淡定的真性情就是那源头活水。

把自己还给自己,这才是正确的生存姿态。这样的人生才算是——痛快的人生。

像捉迷藏一样,人生的功课之一就是找自己。才懂了一点,却发现不懂的更多。关于成长,似乎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儿,只有不停的痛,愈合,找个角落舔舐伤口;接着又痛……如此往复中,渐渐找回那个藏在角落的自己,并且爱上她。希望各位家人们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多一些平和喜悦。”

自进入“身心灵”这行以来,经常会见些“课虫”,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经常有“课虫”们的孩子来会所玩,我问他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上完课回去后,你们感觉到变化了吗?

有孩子答:最多一个月,又打回原形了。马上有孩子纠正:哪有一个月,两天我只要一惹她生气,她马上又老样子了。还有孩子说:每次回来,是高兴几天,带我出去玩,买这买那,几天后一跟我爸生气,又是原来那样吓人的声音出来了……

曾有智者说:看那些整天追求灵修的人是否有进步,就把他们丢回父母身边呆一周。

人生几十年,靠泡在课堂上“充能量“、”求关注“,一再满足自己的“心瘾”,课后仍积习难改,用这种方式耗费人生,太可惜了。

而你遇见什么样的“师”,读什么样的文,上什么样的课程,都与你自己此生的生命阶段相应,与你累生累世的因果业力相符。一切都是刚刚好,不早也不晚。不多也不少。

祝福各位家人们。人生是一条自我发现之旅,当下的生活是你最好的教室,此刻升起的感受和情绪就是你最好的老师,生命中出现的人都是你成长最好的助力。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