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共同的约定

第六卷 第三十二章 共同的约定

天力灵示:做个生命的勇士, 做个新时代的引领者, 做个技艺高超的生命冲浪者, 这本是你我共同的约定, 你记起来了吗?

一颗一颗生命的种子,欢呼着,彼此约定,披上了各样的外衣,相拥着来到了人间。

一个个幼嫩的生命诞生了,一个个家庭因此而进入了喜悦或是悲伤,一段段人生的旅程就此展开。

内在孩童,通常指代成年人心中没有长大的孩子部分,以孩子的心加入成人的世界,必遭受挫折,这是我们一再在人间看到的。

为何如此?那么这些孩子的心又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些什么呢?

除了心理学的视角之外,还可以从更本质的,灵魂的层面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内在孩童。

如果我们观察一个孩子,我们会看到他的真诚的笑脸和眼神的纯净,是发着光的。我们很容易被孩子的事情所感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怀念着自己最初的那份纯净,怀念着我们来到这里之前的那个自由世界。

是的,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那个一元的纯粹的自由世界的频率还在孩子的心中很清晰,还没有被世界的二元教导所遮蔽

。耶稣说,你要想找到我,你得重新成为一个孩子,就是此意。

只是我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来学习我们的相反面的。透过相反面的学习和体验,我们会更深的理解自己的光明所是的含义。于是,我们自愿遗忘天乡,投入了这里的浓密物质实相。

我们踌躇满志而来,带来了我们的渴望,渴望自己可以在这样浓密的物质实相里散发自己轻盈的光,传播自己自由的爱。

于是我们天生会为别人着想,而忽略自己。我们天生信任周围的人和世界。我们天生觉得自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很多事。只因为,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来自的那个地方就是这样的。在那里,没有危险,没有欺骗,没有不能。

我们渴望自己可以在这里被懂得,渴望看到自己这样探索的成功和价值,渴望看到和我们内在一样真诚的笑脸,渴望看到自己可以在这样的不可能里创造出如天乡一般喜悦美丽的花园。

这就是我们的内在孩童,一直是我们和来处,和“我是”亲密连接着的生命部分。

只是,这样的孩童的频率在这个二元世界的规律和法则里是稀少的。是不被理解的。甚至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二元爱的方式也无法和我们内在的纯净真实相应。处于我们记忆中的无条件的爱,我们无条件的接纳我们的父母和周边的亲人,开始模仿他们,学习他们。于是爱变成是有条件有代价的事。光开始变得越来越弱。我们变得迷惑,不知道在自己生来的记忆频率和这世界的方式之间出了什么事,我们不敢表达自己,因为那会被视作是错的,得不到爱。

于是,肉体外衣越来越强壮的同时,我们内在的纯真品质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被隐藏的越来越深,以至于我们完全忘记了他们。和他们失去了联结。

再然后,我们携带的强大创造力按照二元的模式,创造出来了种种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创造出来了种种隐秘的掌控世界的方式,创造出来了种种应对世界。得以自保的本能方式。

可是,我们同时失去了和内在喜悦之源的联结,我们不再感受到快乐。

我们在人间摔的伤痕累累,遍体鳞伤,我们又在求助的过程中被认定自己是错的,是不负责。

重要的是,这样的历程正是勇敢的灵魂们所要的。

重要的是,在痛苦的推动下,有一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迷茫,停下来开始思索人生,开始自问我到底是谁?我到底从何而来?我到底为何在这里?

于是我们内在受伤的孩童开始向我们呼唤。我们看到那个求救的孩子,开始感到自己曾经对自己的背叛,开始感到自责,感到羞愧。同时穿越伤痛的目光,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孩童他本来的创造力,他本来就有的喜悦和爱的能力,他本来就有的生命之光的力量和智慧。

我们的生命终于有了方向,我们要疗愈这个孩子的伤痕,我们要联结这个孩子本来的频率,甚至透过这个孩子,联结我们的来处,联结我们的本是

于此,小灵魂上路了,朝着自己生命的终点飞奔。

不再惧怕黑暗,因为我们本持有光明。不再惧怕匮乏,因为我们本是丰盛。不再惧怕无法爱,因为我们本是爱。不再惧怕被抛弃,因为这个孩子其实他一直在我心中,即使不看也根本无法将她抛弃。

生命在这样的旅程里开始绽放光芒,灵性在这样的二元的磨难下开始越来越成熟。

我们同时具备了成年人的担当,尊重,涵容,广博和视野,我们也保留了内在最深处那个纯净,信赖,和爱。

孩子和成人,二元就这样被融合成了一。

带着这样印记的小灵魂们在这样的一条路上,会展现出这个世界的拯救者模式,自大模式,天真模式,轻信模式,没自我模式,愚善模式,等等。

而为了适应二元的世界,则会创造出来,指责者模式,受害者模式,讨好模式,等等各种掌控模式。

出路在哪儿? 我们无法分离的看待自己和世界,我们要做的是,再次,把自己内在光明和无条件之爱的本质活出来,把我们本是一的频率给出来,把我们内在的真相说出来,携手在这个二元的世界创造出一元的光爱花园。这样,我们就必须学习二元的游戏规则,学习有限和无限的共存,学习谦卑和伟大的共存,学习敞开和保留的共存,学习有界和无界的共存,学习你我他的共存。

我们降临这个世界时的状态:纯真,信任,生机盎然。自然地爱,没有保护层,我们**裸,全然脆弱的来到这个世界,没有认同,没有姓名,地址,我就是我。

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创伤和制约,所以就有了保护层。当保护层出现的时候。我们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和美好。失去这样的状态并不是不幸。因为它呈现出的挑战和潜能,是要将纯真和美好由无意识状态变成有意识状态。

唯有我们没有再度拾回那份纯真美好,才是令人感到难过的。

中间层是我们受伤的脆弱情感层,也就是脆弱受伤的小孩

我们小的时候大致都经历过一些创伤,没有一个完美的成长中的孩子。这些创伤来源不一。可能是:被拒绝,活力能量受压抑,麻木不仁,缺乏温暖,紧张,受虐,被比较,有压力,被苛责。被批判……而这些创伤中最大的羞辱是不被支持做原来的自己,而被制约成为别人(父母,老师,整个社会)所期望和要求的人。带着这些制约,我们的纯真。美好,爱心,信任……开始一一瓦解,不复存在。纯真变成多虑、信任变成不信任、自然流露变成精神崩溃和自我怀疑、热忱变成担忧、生气盎然然变成沮丧缺乏活力、抒怀变成催促、自然地权利主张变成好战或无法保护自己……这些清单列不完,而我们就在这些过程中受伤了……

这样的伤害在我们一生中不断地发生,最早可能发生在母亲的子宫里,后来也发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每个人受伤的程度不一样,自然每个人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而我们或多或少受过伤害是很重要的

。因为很少有人在小的时候具备内在的资源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不受到负面影响而强壮的活着。

人性中脆弱的自然状态是:柔软,接纳开放,幸福感。

然而在受伤之后,失去了内外的信任,脆弱的这些状态混杂了害怕,孤寂和羞愧。这一层成了一个令人害怕,孤立,内疚的空间……

经历了社会的多年的洗礼,内在的小孩变得服从,不得不压抑,因为如果不这样,大人不认同,只有服从才会得到大人的爱和赞同。

每个小孩都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遭遇到这种直接的伤害,也因此内在的小孩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应对外在的伤害,这自然就有了保护层。这就是保护层的防御机制。

这一层是我们用来将苦痛的能量阻隔在外,以免受伤的屏障,它也是用来掌控生活的方法。

保护层设法让自己不受到更多的伤害和害怕,把痛苦的能量阻隔在外,用尽各种办法保护自己。

例如:在生活中努力奋斗、取悦别人、退缩不前、理智化、**别人、保持忙碌、压缩生命力量、让自己安全、用上瘾的药物或行为让自己分心、叛逆、愤怒感、让自己的认同和行为符合别人的要求,顺从地将事情做好、带着深深的疏离感、或者崩溃放弃等等,不可胜收。

保护层不是一个负面的空间,是我们的无意识造成了他的负面性。当我们还是个小孩时,必须找一个保护自己的方式,自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防御风格,而我们却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真实的自己,其实这不是……

而保护层最大的功能就是和别人的保护层互相吸引,所以我们和别人发生一切的关系都是在自己的保护层里发生的行为;而我们保护层很多让我们不喜欢的行为思维都是来自于那个脆弱的情感层,当我们愿意接纳,拥抱自己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生命才会有真实的喜乐与亲密的爱。

当我们愿意以怜惜之爱去全然的接纳我们曾经受伤的内在小孩,当我们自己愿意抚慰怜惜脆弱的自己,我们和自己的关系更为亲密,我们自然和外在所有的一切都更为密切,内心自然就会宁静喜悦,这就是找回真我!去拥抱那个内在脆弱小孩,去爱那个内在脆弱受伤的小孩,勇敢的面对自己那个脆弱受伤的小孩,和那个受伤脆弱的自己做真正的朋友。当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很和谐,自然外界的人和事都会顺心顺意!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找回真我!一起追求生命永恒的身心合一!

怎么去找回自己的真我?通过冥想的方式帮助寻回在各发展阶段中脆弱受伤的内在小孩;通过与内在小孩特殊的对话方式,给予脆弱的内在小孩疼惜关爱之心,找到自身内在爱的源泉、提升自己爱的能力;重新给那个脆弱受伤的小孩深深的接纳和尊重;深深的拥抱脆弱受伤的小孩;那个脆弱受伤的小孩深深的拥抱我们,我们就到了自己的真我。

“内在小孩”受伤的成人,当发现自己需要别人的时侯,不管其需要是多么正当,都会觉得很丢脸;特别是在有性需求时,更会体会到羞耻。因为真实的自我会让他觉得可耻。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